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“儿子已经过了七岁了,七岁男女不同席,儿子这也是遵照礼法,可没有犯错,是妈自己不舍得而已,要我说,您这想着热闹,好不如和爹再生一个来的快些,儿子总是越长越大的,可不能和小时候一样由着您当奶娃子照顾了。
“听了儿子这话,薛讯心里也是一跳,还真是,这方面自己还真是疏忽了,谁让自家就这么两个孩子呢,这亲兄妹规矩上到底松散些,可是这礼法也是不能不尊的,倒是儿子看的清楚。
想想儿子的先生,薛讯心里想着怕不是这先生说的吧,看样子这先生是用心才会这么严格,连着亲兄妹也要避讳,这是一心把儿子往着规矩人家的方向引呢!
想到这里,薛讯不单不觉得生气,心里还赞叹了起来,果然,自家还是做得不够妥当,还是有个人提点的好啊!
“也是,蟠儿也大了,这男孩子学的和女儿家毕竟是不一样的,他以后也常常要在外头走动,好些事儿也要避讳些,在一个要是蟠儿有了朋友,要往自己院子里带,也不方便往这内院来,倒是外院更方便些,这样也好,就让蟠儿住外院好了,反正每日他总是要来请安的,你也不是见不着了,何必如此计较,在一个哪有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内院混日子的,这样的孩子哪里能成才。
“薛讯是一家之主,他出面支持薛蟠,那么薛王氏就是有再多的话也只能咽下了,看看连着自家丈夫都支持儿子,再想想当年自己娘家的时候,哥哥也是都住外院,抿了抿嘴,到底是咽下了心里的不舍,就是薛宝钗也听懂了,以后这后院哥哥不住了,心下也带着一丝的难过,默默地低下了头,撅着嘴,有点眼红。
看到妹妹这样,薛蟠心里有些心疼,也不管爹妈的表情什么的了,忙不迭的跳下椅子,走到薛宝钗的跟前,一把把她抱了起来。
“妹妹,咱们分开学,我学四书五经,学琴棋书画,你呢,也要睡女红管家什么的,功课都好多好多的,对不对!
所以咱们玩闹的时候少了,可是还是很忙很忙的,不过哥哥答应你,常常给你带礼物来,你呢,也做些好东西给哥哥好不好?哥哥可想有个你亲手做的东西了,知府家的小胖子就有个他姐妹做的荷包,哥哥可眼红了,等着妹妹学了,也给哥哥做好不好?“哄孩子,薛蟠还是很有些拿手的,听着哥哥说要上学,薛宝钗还是喜欢的,她喜欢美丽的东西,那些绣娘手巧的很,拿出的一个个刺绣她都好喜欢的,学了做给哥哥,她也愿意,而且听着别人家的哥哥有了,自家哥哥没有,生怕薛蟠被人嘲笑,忙点了点头,一脸慎重的说道:“好,一定做个很好很好的,不让他们气你。
“孩子气的话听得周边的大人们都笑了,只有薛蟠还是很认真,伸出自己的手,和薛宝钗勾了手指,这才露出笑脸。
这时候管事婆子来禀告说是能吃饭了,这一家子这才和和美美的围坐到了一起,吃了一顿的团圆饭。
要说薛蟠搬到外院,还真不是他一时的兴起,真的是夫子的意思,按照夫子说的,他这都已经到了快八岁了,在学习读书之外,也该学起交际应酬,人情往来上的事儿,趁着这次象棋大赛,好生的结交一些读书人,这对于他未来的科举也好,仕途也罢,都是有好处的。
越是年纪小的时候结交的朋友,以后越有可能成为知己,将来的臂助。
听了夫子给他说的理由,薛蟠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贾宝玉。
当然这个时候薛家和贾家的关系真心不怎么样了,要说将来再有什么金玉良缘,他觉得只要自家老爹还在,自己争气,还是能躲开的,谁让贾政如今已经没什么荣国府当家人的身份了呢!
谁让贾王氏已经没脸没皮,名声大跌了呢!
这样的人家,只要是疼闺女的,都不会往里头嫁。
只是贾家到底那老太太还活着,这贾家好歹还挂着勋贵的名头,贾家二房再落魄,也是国公爷的子嗣,要是到时候他们找不到好的,硬是还往自家人里找媳妇,自家还是很有可能让他们看中的,谁让四家人家里,就薛家身份低呢!
谁让这自家是薛家里最贵重的一脉呢!
谁让自家有钱呢!
就这么三条,他觉得,就不得不防着这贾王氏那天脑子一热,又算计到自家头上来。
为了自家的安全问题,薛蟠完全秉持着防火防盗防贾家的准则,准备全方位的堵截一切的可能性。
那贾宝玉是不是还被贾家老太太养在身边,当成闺女养,他不知道,不过这不知道不代表他没有反击措施不是!
从他自己搬出去,住到外头开始,树立起自家严谨的家规,礼法的概念,到了以后,万一哪天自家到了京城,又到了贾家,遇上什么贾宝玉入后宅的时候,自家完全就能以礼法来作为武器,避免很多的不必要的纠葛。
顺带还能踩上一脚,鄙视一下这国公之家的规矩还没有他们皇商人家严谨什么的。
若是贾家经历了贾家大老爷的折腾,这老太太还能一意孤行的把宝玉养在身边,那么等着消息到手,还能在有一番折腾,不彻底把二房踩到底,薛蟠觉得他就不能安生,总觉得自家的钱财有飞走的可能。
当然这是长远上看的,从近处看,薛蟠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,就在薛讯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,他长期和管事,掌柜,账房什么的接触,这些人都是不好进内院的,他若是还住在里头,这往来很是不方便,若是住到了外头,他也省些事儿不是!
在一个他每天起来都需要锻炼上一点时间,不拘是什么君子六艺中的射箭,他还想这学骑马,学点其他的防身本事,这些都不适合在后宅里头折腾,所以他更觉得外院才是他的天地。
说起来从如今他这学习的东西内容和处理外头事儿的经历来看,古人说什么七岁男女不同席确实是很有些道理的,这里头包含的不仅仅是男女大防的问题,还有一个各自学习生活不同的意思。
一般来说,大家子弟都是六岁到七岁开蒙,因为能活到这个年纪的孩子,基本就已经可以确定,这个孩子是养活了,这在婴幼儿夭折率很高的古代,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,几乎可是说是艰难的一步,一个即将成丁,开始懂事,开始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象征。
等着开蒙读书了,自然孩子就需要有书房,有夫子,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,也有了交友,有了自己的社交爱好什么的,在这样的情况下,男孩子住到外院,其实是一个走出来的过程,也算是让外头的人知道自家有这么一个已经站住的孩子,可以代表家族开始出来走动了。
从这一点来说,古人的孩子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,他们寿命低,存活率低,这才让他们每一个健康成长的轨迹都值得庆祝,就像是及冠,那就是完整的成人仪式一样。
那是代表这个孩子已经能承受法律责任,能承担一个家庭,甚至是家族的意思。
而女孩子呢,到了六七岁,也开始留头了,不再是模糊了性别的孩子,而是需要开始学习一些作为大家女子该学的东西了,从这个年纪开始,到十三四岁,古代女孩子定亲的年纪里,这些女孩子需要学的很多很多,从女红,规矩,礼仪,管家,算账,甚至是御下的本事,调教下人的手段等等,都不是什么轻松的课程。
有人会问,女孩子不是十五岁及笄,然后出嫁吗?确实是这样,可是这成亲和定亲那是两回事,不是他们不提倡闪婚,而是没法子,古代结婚比现代更麻烦,比如说,这女孩子从一出生,家里就要开始攒嫁妆,从积攒木头木料开始,到首饰,布料等等,都是需要时间的,在一个古代做家具那是全手工,遇上讲究的,那都是定做的,是要去男方看好了房子,量好了尺寸才能开始做的,你说要多少时间?像是江南的千工床,那就是整整需要一千日,也就是三年的时间,还有女孩子的嫁衣,那也是需要自己绣的,还有其他的零零碎碎的东西,什么幔帐,无数套的衣裳,手帕,鞋子,算起来把人手指头都算全了都不一定够用,这些都需要在定情后几年内搞定的,所以这已经不是想不想闪婚,想不想简单的事儿了,而是根本快不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