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【06】宰相裴炎之死
裴炎,生年不详,山西闻喜人。
其父裴大同曾是大唐中下级武官,家境一般。
自幼在弘文馆学习,苦读十年科考高中,由此步入仕途。
历任御史、起居舍人、黄门侍郎等职,调露二年(680年)升任宰相,弘道元年(683年)十二月,高宗驾崩,他作为托孤重臣接受遗诏辅佐中宗李显。
从其履历可以看出,他是依靠自己努力步入相位的,在朝中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政治背景,符合武则天用人标准。
后来李显非要提拔岳父韦玄贞为相,裴炎认为不合理竭力劝阻,见中宗不听便奏报了武则天,武则天当即废掉中宗,改立四子李旦为帝。
从这段时间看,武则天对裴炎信任有加,裴炎对武则天也很尊重。
光宅元年(684年)九月,朝廷大赦天下,改元“光宅”
,将东都洛阳改称“神都”
,又更改了一系列官职名称。
武承嗣借机奏请追封武氏先祖为王,并立“武氏七庙”
。
什么是“七庙”
?在《礼记.王制》中指出:“天子七庙,三昭三穆,与太祖之庙而七。”
也就是说“七庙”
是帝王才能享受到的礼制。
立武氏七庙,意味着武则天拥有帝王传承,可以随时废掉李唐自立。
以裴炎的阅历才识,自然清楚武则天想做什么!
他委婉劝谏:“您以天下之母的身份治理天下,不可存有私心,难道您不知道汉朝吕后因何败亡吗?”
武则天辩称:“吕后当年把权力交给了活着的亲戚,所以才会失败。
而我,不过是追尊死去的先祖,这有什么妨碍呢!”
裴炎正色说:“事情应防微而杜渐,这种习气不可放任。”
武则天不听,遂于九月二十一日,下诏追尊其七代先祖为王,两人自此有了罅隙!
不久,徐敬业在扬州起兵,同党薛仲璋是裴炎外甥。
武则天找裴炎商量对策,裴炎却说:“徐敬业谋逆,是因为皇帝不能亲政才给了他借口。
如果您交还政权,无须出兵自可平定。”
如果说反对立庙武则天还能容忍,让她交权却是触碰到了她的逆鳞!
监察御史崔詧立即弹劾裴炎身为宰相却心存异图,企图逼迫太后交权。
武则天把裴炎收捕入狱,安排御史骞味道、鱼承晔审理。
裴炎拒不认错,有人劝他态度好些或许可以免罪,裴炎淡然说:“宰相入狱,哪里还有保全的道理!”
中书舍人李景谌力证裴炎必反,而中书侍郎胡元范、刘景先则坚称裴炎是社稷老臣,于国有功且忠心事主,肯定不会反。
武则天对他们说:“裴炎谋乱早有征兆,你们不知罢了。”
文武百官多数人都证明裴炎无罪,没想到却更加坚定了武则天除掉裴炎的心。
不久,裴炎被斩于都亭,胡元范、刘景先也因偏袒裴炎遭贬官、流放。
其实,裴炎的罪行一点也不复杂,他就不该提什么还政于帝!
裴炎侄子裴伷先年方十七,时任太仆寺丞,上疏求见太后。
武则天接见了他,对他说:“你伯父造反,你有什么可说?”
裴伷先答:“臣不敢诉冤,只是为陛下出谋划策。
陛下您身为李家媳妇,先帝离世您独掌朝政,改变了先帝指定的继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