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“去彼取此”
,皆是为了一心之明,百体康宁,亦是自爱之要。
这里所指的“知”
,是指真知,非俗人俗见的小聪明之知。
此处所说的“爱”
,是为真爱,非人心的自私自利之爱。
本章以此句作为总结。
若能有悟于此,能知自爱心身,能知性命真义,便能生而“不厌”
,居而“不狭”
。
时时敬畏自然法则之威,而“大威”
则不至,自心之天理,即可以一贯之于万事万物。
【本章说解】
自古天道与人心本为一体,此即“天人相应”
、“天人合一”
之理。
天道贵虚,人心贵谦。
天道不虚则不能容万物;人心不虚则不能蓄德。
知此窍理者,则无往而不善;不知此理窍者,真心佛性所居之所,必不能清净宽广,从而滋生混世或厌世的悲观思想。
人心与道心差之千里。
人心往往恃其管孔之见以为知,以其耳闻目睹之见显于人。
偏执于情欲名利,自矜于己之尊贵,妄心肆无忌惮,贪心为所欲为,其结必然是损性而耗命。
人若能明知自然大道规律,敬天畏威,遵道而行,自不会有大威之祸。
若能效法圣人之德,清静心身,修心累德,做一个有道德之人,做一个有益于国家、有益于社会、有益于人民的人,则何有灾祸之果?
本章经旨,是太上以畏自然因果规律之威,训导天下后世,使世人既知天地的大慈大悲,同时又知天道自然法则的无私大威。
以此立心制行,则无往而不善,故以“畏威”
而言之。
“世间无偶然,皆是因果大循环”
。
佛祖说他讲经四十九年,实际上只讲了两个字:“因果”
。
世人多不信自然因果律,认为人生性命的一切都是偶然现象,不存在前因后果,这实在是一种愚昧。
现代人认为:人的性命一旦解体,一切皆了。
岂不知人在世时的所作所为,大大小小,或善或恶,就像“烙印”
一样,深深地刻在潜意识中,储存在阿赖耶识中。
随着时空的转换,而进入另一躯壳载体。
这就是“物质不灭”
定律。
人所携带的善恶种子,在本因、内因、外因聚合的时机成熟之时,在内外环境适宜之时,便会释放其物质能量。
这种业因的释放,表现在人生运势的荣辱盛衰,升降沉浮,福禄寿夭,际遇机缘,病痛消亡等等果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