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第二日上午,一家人才吃完了早饭,蔡秀才提前约定的驴马行伙计,就早早地牵着两匹骡马来到门前等候。
陈正南离开时,蔡秀才夫妻和春燕、石头、雯雨、陈正南走到门外后,陈正南忽然说:“蔡叔,婶婶,你们等一下,我要去厨房给水囊装一些水,留在路上喝。”
他说着飞快地跑回到厨房里装水,同时从衣袋里摸出二两银子,悄悄地放在还没有来得及洗刷的铁锅里,这才又一溜烟跑到外面,向蔡秀才和夫人行了礼,让他们别再相送,和那伙计上了马,向南而去。
蔡秀才夫妻两个和春燕、石头、雯雨,只等他走得看不见了人影,才转身回家
陈正南辞别了蔡秀才一家人之后,很快上了大路,转到正阳城南边的路口,直奔城西门而去。
陈正南在那伙计的带领下,从邱家湖小路直奔李老家。
行走在湖地里,在路南边遥远的地方,隐隐可见一些高出地面的庄台,上面有树、有房屋人家,陈正南不觉好奇,那伙计见他是外地人,忙给他介绍了一番。
原来,这淮河边上所谓的“湖”
,往往平日里无水,正常年份里绿野千顷,百谷丰茂,收成颇丰,但是到了淮河有重大水患的年份,这里便因蓄洪变成一望无际的浩渺泽国,湖地里不论种什么都颗粒无收。
为了在这低洼的土地上活下去,淮河边的人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庄台,据说最早的庄台可追溯至西周时期。
人们取土堆积成高出地面数米至几十米的土墩,大的土墩上面可以住几百户人家,小的则居住十几、几十户人家。
这些庄台,全是靠老少齐上阵,肩挑手提、车拉筐运,用低洼地的泥土筑成。
每年当大洪水来临,或淮河破了大坝蓄洪救下游,这些庄台便成了一片汪洋中的孤岛。
一个多时辰后,两人走出湖地来到李老家庄子,进村不远就看见偌大一片砖瓦大院呈现在两人面前,门楼子像庙门一样高大,门前左右两边站了五六根拴马的狮子石柱。
那伙计告诉陈正南,这便是李老爷家。
打发走驴马行的伙计后,陈正南径直走进李府,找到门房,说明来意。
两人正说着话,面相和善的李老爷从外面回来了,他看了陈正南的荐书后,立刻让管家安排陈正南去后面吃饭,下午让磨房的人,送陈正南去养鸭子的庄台上。
吃完饭,管家指了个地方让陈正南休息,问清了他的姓名,年龄后,籍贯,上工日期,都记在本子上,就回去休息了。
下午,管家睡好觉,这才带了陈正南,三拐两拐走进另一处大院子,只见里面有两个巨大的石碾,几个人正赶着骡马在那里碾玉米、蜀黍,忙得满身是汗,脸上、衣服上都多少沾了些白的黄的粉面。
管家冲一个后生道:“张全,你过来一下。”
一个壮汉飞快地跑了过来:“叔,什么事?”
管家对他说:“这是新来的长工小何,是去庄台上给老陈打下手的,一会儿你要往那里送料,你就顺便把他带过去吧。”
那张全说道:“好说,这事交给我了。”
管家交待完这事,转身走了。
张全上下打量着陈正南,笑着说:“好得很,才刚走了一个,就又来了一个补上。”
陈正南连忙向他鞠躬施礼道:“张哥哥,给你添麻烦了,请多关照。”
张全向他摆摆手道:“没有什么麻烦,你我兄弟哥都是来扛活吃饭的,理当相互关照。
你且在这里坐下,休息片刻,我装了料自会带你一同去陈大爷那里。”
陈正南是勤快人,哪里愿意干坐着,先帮着众人干活,最后又和一个叫徐万胜的长工一起,帮着张全往车上装料,众人自然是喜欢他。
黄昏时,陈正南来养鸭的庄台上。
上了庄台后,陈正南见这庄台面积着实不小,足有三四亩地那么大,靠东边盖着20来间养鸭子的竹棚,坐北朝南建了七八间竹棚屋,除了几间是住人的之外,张全告诉他,那都是堆放鸭料、堆放杂物、年底宰杀鸭子的工棚。
一位身材高大,六十来岁的老人正拿着长长的赶鸭棒,把从湖地里赶回来的鸭群收进鸭棚里去,一只黑狗跟在他身旁。
鸭子虽然多,但因为都是赶熟了的鸭子,他一个人倒也照顾得挺当。
张全远远地冲他喊:“陈大爷,这是新来的长工,名叫何标,从今天开始他给你打下手,我看这小何人好得很,勤快,比罗木头可强多了,以后他在你这里,你可要省心多了。”
陈大爷一边赶着鸭子,一边冲陈正南点点头,便继续把鸭子往鸭棚里赶,陈正南赶忙放下自己的包裹,从房檐下拿起一根竹竿跑到另一边,配合着陈老汉把鸭子赶进鸭棚,又帮张全一起从车上卸下饲料,堆放整齐。
干完活,张全笑着说:“小何,你今天虽然是初来,可是活没有少干一点点,我回去得跟我们李老爷说,你的工钱要从今天就给你算起呢。
老话不是说吗,老天不欺勤快人,我们李老家自然也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