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这天,接到搬去外地的族人打来的电话,告知满银叔走了,让我心生无名的惆怅。
到中年的人了,见惯了生死离别。
多少亲人,朋友,长辈从我面前一个个消失,这是我最不愿接受的现实。
人说生死不由人,但对新生命的出世和终极总持有截然不同的反应。
满银叔是我家的邻居,过去人们总讲搬不走的邻居,表过相对固有的人与人的关系,家与家的基础。
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也不可靠,在村里的小巷里,家挨家,户挨户,房子连着房子。
不是我家的正房背靠他家的南房,就是他家的东房倚着我家的西房。
这种北方农家小院的建筑格局,也体现出了人与人相互依赖的关系。
我儿时的小巷内人丁繁茂,六畜兴旺。
东家孩子的哭闹声,西家听着也揪心。
一家的葱花味儿会惹得满巷飘香。
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邻居们每吃一次好饭的相互赠与跟分享,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。
一家有事,四邻帮忙形成了良好的传统风尚。
乡里乡情中夹杂了太多太多的亲情,遗憾的是,随着岁月的侵蚀,这种亲情在一天天土崩分离。
七十年代末,五万爷爷走了,他的几个孩子也各奔东西。
宁环姑姑嫁在静乐,俊环姑姑嫁在宏道,变环姑姑嫁到北京。
云伟叔叔搬到村南,海伟叔叔落户顺义。
原本红火的小院几年时间房倒屋塌。
补治哥哥走了,补治嫂嫂改嫁他人。
四个女儿都已出嫁,三个儿子死了两个。
只剩枝文一条光棍了,也离开了这处老院。
那套土木结构的老屋已变我土丘一堆。
万金叔走了,忠贤叔走了,苟贤叔去年也走了。
万和伯伯,灯贵叔叔,银贵叔叔,金贵叔叔,三全爷爷,培银叔叔,面换叔叔,应全叔叔,润伟叔叔。
。
。
。
他们都走了。
包围我家的基本都成了空心的院子,不是关了门,就是上了锁。
一派萧条与冷清。
前几年村里,只有满银叔婶的烟囱里还冒着炉烟,给我一丝的温暖。
这下,满银叔叔走后,满银婶婶极有可能跟儿子住到县城。
我家的小巷即将人去楼空,烟火殆尽。
这是我无法接受的场景,故乡的小巷再无人呼唤我的乳名。
那种被遗弃的感觉真得很疼很痛。
今年五月,海伟叔叔从顺义回来,特意回小巷他的旧居看了一眼。
又到我家的老院望了一望。
面对逝去的亲人和倒塌的房屋,他的眼泪扑簌簌地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