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武进、晋陵两县的乡绅耆老们果然纷纷作难,本来在宋代,当兵就是“小赤佬”
。
不仅要刺面,还为人所鄙视。
普通的良家子哪里肯从军,都奔其他行当去。
只有像马雍这种,他是挑了勇敢兵,或者说效用士,以后代那种“士官生”
的身份参军,才不需要刺字,而且俸禄兵饷都较一般军士高两三倍。
到了建炎年以后,宋军中禁军厢军的数量呈下降趋势,勇敢效用的数量一度占到军队的半数。
当然啦,由于激烈的战事结束,宋金议和,这一占比很快就滑落到不足三成。
主要还是因为勇敢效用贵,一个兵能养四五个禁军,能养几乎十个厢军。
当然战斗力也够强,往往都是攻城用先登,野战用先赴,捐躯不怕死,报国堪称忠。
现在勇敢效用也败坏了,因为官宦人家的子弟,往往贪图其丰厚的饷银和赏赐,空占兵额。
以至于各州各军的勇敢效用,都成了少爷团。
你要是赵淮能够给足勇敢效用的军饷,那招募些良家子还不算难。
偏偏在座的乡绅都知道,赵淮有個屁的钱,天天两顿干饭能管饱就不错了。
不肯花钱招好兵,那就只能商量着拉壮丁了呗。
第一次乡绅会议大致上算是不欢而散了,就算张巡家面子再大,也没有办法让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啊。
要是招募个五百弓手,在本地保境安民,那还可以商量。
毕竟乡兵在乡,保卫桑梓,大家还乐意花钱。
给宋朝廷养兵?那绝对没可能的。
能毁家纡难的,就那么几个,都青史留名啦。
剩下的肯定要顾及自己的小家,谁还不自私呢。
马雍站在门外听着,也是无奈。
七八年的蹉跎,早就把他那点心气给蹉跎掉了大半。
要是搁以前,他就提着大斧进来,和诸位老爷好好比划比划啦。
出得门来,见他馁颓,张巡总不能一毛不拔。
就对他说,让他招二百勇敢兵,先给他一千匹绢,兵到就给钱。
务必要好好挑选,用那些真能打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