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阅客中文网
女子能够参加殿试,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这一科的女学子们,无论最终是否中榜,都已经被历史铭记,成为了人生的赢家。
然而,人心总是向往更高的目标,无论男女皆是如此。
既然已经历经艰辛走到这里,又怎能空手而归?
若兰深吸一口气,凝神静气,继续奋笔疾书。
她的笔下流淌出的文字,如同她内心的独白,真挚而深刻。
她写到了女子的不易,写到了对知识的渴望,写到了对未来的憧憬。
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她心灵的印记,记录着她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殿试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,直到夜幕降临才告结束。
学子们陆续离开皇宫,礼部官员则忙着封场,用洒金纸覆盖住试卷上的名字和籍贯,然后急匆匆地送往文渊阁。
文渊阁内,早已等候多时的阅卷官们正摩拳擦掌,准备开始他们的工作。
这些阅卷官都是进士出身,曾在清廷担任要职,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智慧。
阅卷工作开始了,整个文渊阁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。
阅卷官们一个个神情专注,仿佛在与那些文字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。
他们或点头称赞,或皱眉思索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认真与负责。
潘晓明尚书从男女学子的试卷中各挑选出十份佳作,这些佳作如同璀璨的星辰,在众多的试卷中熠熠生辉。
与中书令刘墉商议后,潘晓明将挑选出的试卷一同呈送到了乾清宫的御案上。
乾清宫内,李清歌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,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智慧。
她接过试卷,一页页地翻阅着,仿佛在与那些文字进行着一场心灵的交流。
参加殿试的学子超过百人,每篇试卷都长达数千字。
面对如此庞大的阅读量,皇帝自然无法一一审阅。
因此,他们只能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试卷呈上御前,以便皇帝做出最终的裁决。
而大炎朝的科举制度因为男女并试的创举,使得李清歌需要审阅的试卷数量比前朝皇帝多了一倍有余。
然而,她并未因此感到厌烦或疲惫,反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份工作中。
虽然李清歌并非出身于古代帝王之家,对这类古文文章的了解有限,但她凭借现代人的智慧和眼光,以及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,依然能够大致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精髓。
她仿佛能够穿透那些文字的表面,看到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。
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世界,让她在其中遨游、探索。
最终,在李清歌的亲自裁定下,殿试的排名尘埃落定。
杜若兰的名字赫然在列,她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与赞赏。
那一刻,若兰的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。
她知道,这一路走来,她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不易,但正是这些经历,让她更加珍惜眼前的这一切。
而这一切的起点,正是那个思绪纷飞的时刻,当杜若兰渐渐明白了女性自我价值的真谛。
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,女子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,活出独立而精彩的人生。
选择状元这样的人才,对李清歌来说,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作为大炎朝首位打破常规,允许女子参与科举的帝王,她深知这一步的迈出,不仅是对旧有制度的挑战,更是对自我眼光与智慧的一次重大考验。
李清歌,这位机智过人的女皇,虽坐拥天下,却从不自恃才高。
她清楚自己在文学鉴赏方面并非顶尖,尤其面对这堆积如山的试卷,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作,要从中挑选出真正的状元,实非易事。
于是,她冥思苦想,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——用声韵结合白话文的方式来评判。